English

农业“热门” 招聘为何成“冷门”

1999-04-1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丁炳昌 樊云芳 我有话说

在最近举办的海南省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共有160多个单位前来设摊要人,但其中农口单位仅3家,最后“成交”签合同的仅几人。这就奇怪了:近几年海南省的热带高效农业发展迅猛,其热度持续上升,为何“热门”战线在招聘大中专毕业生时却成了“冷门”?

据悉,海南省乡镇一级的农技推广站几乎瘫痪,科技人员非常缺乏,“热门”不“热”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揣着文凭的毕业生们眼睛里只有大城市大单位。但海南大学农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们认为以上情况是5年前的“老皇历”了,近几年,毕业生们的眼光已逐波“低落”,从大城市海口转到了一般市县,又从一般市县转到乡镇。这一两年,就连乡镇也不想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都在精简机构,现有的人员都要“下岗”,哪里还有空缺留给我们?眼下,我们大多数人只求有个“饭碗”就行,基层、农村都肯去,生存是第一位的,先找到一个“饭碗”,逐步积累经验,再求发展。

海南大学农学院学生办主任王强证实了这种情况。他介绍,1998年海南大学农学院有农学、水产养殖、园林和畜牧4个专业共130多个毕业生,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已上岗,但进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只是个别的,工作地点在海口市的只有2人,其他基本上在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生产基地。这些单位用人一般都是签聘用合同,一不转户口二不转关系,根本不存在“铁饭碗”,同学们对此也适应了,只要求离县城和乡镇近一点就行。

海南大学学生管理科科长阮石兴认为:海南省1988年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大学生分配走向市场,10年来,大学生在就业期望值、心理承受能力及根据市场变化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适应性。眼下的问题是海南省农口对大学生的“市场容量”不大。

“市场容量”不大的原因之一是,近两年大中专毕业生进农口国营单位的路基本上堵了。前面已经提到,省里的农业行政事业单位正在或已经面临着精简机构,近两年基本只出不进;全省农垦系统共有92个国营农场,有2/3亏损,农场现有的农科人员也留不住(记者到省农垦总局采访证实了这个情况);基层农技推广站这些年多数转向卖化肥等“不务正业”,哪里还要进人。

“市场容量”不大的原因之二是热带高效农业确实发展迅猛,但目前全省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的程度还不高,大都还属于个体农户的小农生产,千万户农民迫切需要农业科技,但他们还用不起大学生;真正要用人的单位是些较上规模的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台资、外资企业,然而它们的数量还很有限。在今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只有3家农口单位设摊要人就反映了“市场需求”的这种不足。

另一方面,今天的这些用人单位已经不同于过去吃大锅饭的国营单位。今天的用人单位是决不“养”闲人的,最起码你要能挣出自己的“饭钱”它才会要你;而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恰恰多数动手能力很差,某一方面的特长、专长更谈不上,很难符合这些用人单位的要求。与其要大学生,有些用人单位宁可要农校中专生,他们要的工资低而动手能力相反还强些。这映射出我们的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尚未很好地接轨,课程设置的改革只是第一步,如何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更艰巨的课题。

记者从海南大学农学院了解到,这种人才市场的“无情”已经“逼迫”许多大学生还在学校时就自觉地训练自己的动手能力或努力学习一两门专长。农学系学生卢运壮、洪震等寒暑假都不回家,留在学校的地里搞冬瓜品种的栽培和比较,“我们觉得海南的热带高效农业是大有前途的,希望毕业后在反季节瓜菜上做出点名堂。”洪震这样说。另一位学生是学园林的,但在校时又进修了计算机课程,编制农业信息软件,因为“多一样动手能力就多一条就业渠道”。

记者在采访中得悉,前几年有些学生家长为让孩子捧个“铁饭碗”千方百计求人走“后门”,这两年也懒得这么做了。“‘铁饭碗’没了,‘泥饭碗’要靠本事,与其花钱走‘后门’不如叫自己的孩子实实在在学一两门技术,这就叫求人不如求己。”农学院的王强老师这么总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